2007年10月3日 星期三

太極技擊功夫

作者:壽關順

拳術都是一模一樣的,是否練出功夫就要看是否有真正的明師一步一步的指導,當初支燮堂老師就是因為肺炎吐血,為了強身同一位姓劉的販馬師父學拳,沒有收效,後來同孫公練形意拳後就練好了。拳術的用法是多變的,關鍵幾點

1. 練的是否得法,練的不得法最後功夫沒有出來倒練出一身病來。

2. 練用法。

3. 勁力的練法,人體的身高、體重、骨骼和力,也就是本力是成正比的,一般身高 190 公分體重 100 公斤
可以到達 200 公斤左右的力量,160 公分,65 公斤體重一般具備 100 公斤的力,通過良好科學的鍛煉方式可以達到15~20% 的增長,如果再要長力,是不可能的了。中國功夫是 80 歲的老人可以打 20歲 的青年人,這主要是瞬間人的爆發力,經驗及打擊功夫和方法的靈活應用而克敵制勝的。相反老人如果同青年人來持久戰就不行了。太極拳主要練的練點上的力,人體的骨骼表面可以承受幾百公斤的力,但是通常人的受到超過 10 公斤的衝擊力,就會使人內臟受傷,也就是所說的內傷,導致體內淤血甚至吐血,而點上受到 1 公斤以上的衝擊神經就會受到損傷,點上受到 20 公斤以上的力骨骼就會受到毀滅性損傷,太極拳練點上的力,能練到 5 公斤到 15 公斤以上,這個點的力量是變化的,對方打我而我在變化時受到衝擊力可以很小,做到「不頂」,可以化對方的勁為零,慢了就是頂, 頂的越多受的也越多,受到打擊越大,化的好可以化巨力為無形。運用是功夫的最高級變化,這有一整套的訓練方法。

一是可以經受打擊;而是可以靈活變化而不讓人打到,訓練力量的基礎功夫是要運用得當,時間長了眼睛發光,運用自如表現為時間上掌握的恰倒好處,稱「得機得勢」,要做到第一步是封住別人,管住對方,不讓他發揮,這樣如同大人打小孩,我要打輕可以打輕,要打重也可以打重,想怎麼打就怎麼打,不是四兩撥千斤而是千斤打四兩,打人如割草,隨心所欲。,而當我與對方水平相當時,那時就必須要用假象迷惑對方,使得對方判斷失誤,這時候才是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而且要得機得勢,掌握非常精確,才能取勝,當你與對手交鋒,被對方控制的非常嚴密,不管用什麼手段都不能起到效果,這時感覺自己無能為力,只好了老老實實被人打,虛心接受,不要抱有其他心理,看清楚對方使用什麼手段,虛心學習,這樣才能夠不斷進步。
學習太極拳第一步要先學運用方法,所有拳勢單架都要拆開來練,學習時被打的要走好跳好,而對打的要求一定打好,太極拳有幾萬種單操的訓練方法要練熟,王宗岳的太極拳論中講「熟而懂勁,懂勁後才能階及神明」要在所有動作都熟悉的情況下再學習拳架,從拳架上提高運用水平,循環提高水平。為什麼學拳不能先學拳架呢?因為拳架是無止境的,只能相對來說,比你好就是你不行,比他好就是他不行,這叫棋高一著,縛手縛腳,又因為拳術沒有止境,所以青年人不宜先學拳架,比如 20 歲的人學拳 20 年,到了 40 歲拳架還不能講打好,40 歲再學用法,人的火氣已經沒有了,運用能力和人的生理反應降低了,沒有鬥志,還能學好用法嗎?所以青年人一開始就應該從用法入手,有鬥志,學習用法的教學要因人而異,年輕人掌握用法以後可以輕而易舉的戰勝對手,這時候再學習拳架就感到無比興奮,對拳架的運用體會更加深刻。而且對拳架提高更上一層樓。這時候拳架只要 2~3 年的時間就能比常人練 20 年還要有效,這樣可以有效的利用時間。我一開始學三體式,劈拳,其他什麼都不會,但是 10 年以後別人的功夫比我相差至少 20 年,我練形意 30 多年了。當時練太極推手,每天 8 小時,一練就是 15 年,我基礎打的好,別人自然無法和我比
了。

推手是拳術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近代格鬥都是徒手為主的,所以太極推手的用法更加重要各個拳種都要結合太極推手用法來提高自身能力,因為過去戰爭以冷兵器為主,徒手作用不大,近代開始冷兵器推出了戰爭,現在更是空間戰爭,核戰爭的年代,格鬥中就體現出徒手的重要性。而徒手訓練最佳方案就是太極推手,不會受傷而且能夠提高自身運用能力。單操的鍛煉只可以提高拳架水平準備工作,真正的運用還是徒手用法。普通我們講鍛煉的第一節是講力量,但是力量因為個人的體質不一樣。但是力量應用的完善水平是至關重要的,否則力小要勝力大,小個子打敗大個子是無從實現的。但是力量應用的比對手巧,局部的地方你的力量可以超過對手,這樣就能做到小個子打大個子,小力勝大力。我體會形意拳的訓練方法是力量大而不損傷身體,可以養生,渾身肌肉像鐵一樣能夠抗擊打但是保持良好彈性。肌肉、臂力,腰腿以及指力都比一般人超出很多,一般的人練 1~3 年就能夠有良好的成果。胖的可以練結實,瘦的可以練壯。這樣般的人練 1~3 年就能夠有良好的成果。胖的可以練結實,瘦的可以練壯。這樣練健身,強身。這樣練是要有人指導的而且老師要嚴格要求,循序漸進。

將來是否可以將太極推手推廣到學校去,從小學、中學到大學都可以得到太極推手的訓練,推手粘在一起是推手,一散開就是散手,這是中國武術的瑰寶,是中華五千年的文化及武學文化遺產,可以作為素質教育的內容。如果需要教材,我可以提供相關資料,並且可以幫助培養教練,為普及推廣太極推手做一些有益工作。發揚光大孫祿堂等老一輩武學文化遺產而做些微薄貢獻。